隨著網絡直播帶貨、社交工具等電子商務形態的快速發展,電商平臺逐漸成為眾多地理標志產品的主流銷售渠道,與此同時,電商銷售也面臨假冒偽劣、地理標志維權難等問題。記者2月12日從成都市市場監管局獲悉,該局編制的《成都市地理標志產品電商銷售服務規范指引(試行)》(下稱《指引》)正式發布,保障電商消費者權益,提升成都市域內地理標志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美譽度。
《指引》從地理標志產品電商銷售、推廣、保護、服務等方面,對電商平臺內地理標志產品經營者、電商平臺經營者、地理標志產業協會(商會),提出了地理標志產品電商銷售服務的基本原則和行為規范。
具體來看,從四個方面進行了規范和引導:
對于電商銷售的地理標志產品作出限定性表述,按照《地理標志專用標志使用管理辦法(試行)》要求,《指引》重申了地理標志專用標志的使用規范,對電商銷售的地理標志產品包裝、標識進行規范;
規范電商平臺內地理標志產品經營者銷售行為:根據電商平臺內地理標志產品經營者在電商銷售中扮演的角色,《指引》梳理出其相應的責任與義務,明確其服務要點,引導其健全電商銷售管理制度、知識產權內部審查機制,規范其宣傳行為、銷售行為和售后服務;
規范電商平臺經營者行為:根據電商平臺經營者在電商銷售中扮演的角色,《指引》梳理出其相應的責任與義務,鼓勵其建立知識產權保護規則和爭議在線解決機制,引導其規范知識產權糾紛投訴處置流程;
引導地理標志產業協會(商會)創新服務模式:《指引》鼓勵地理標志產業協會(商會)參與電商地理標志產品維權,制定電商銷售全流程服務標準,提升成員單位電商服務能力。(記者 王靜宇)